建设国际化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标准。
单体建筑色彩组合一般不超过3种(不含玻璃幕墙自身色彩)。园区中心区、临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周边和滨水区域及其它重要景观区域的建筑应进行景观亮化,且楼体亮化应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突出建筑形式与质感,塑造与空间环境相协调的意境。
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并全部达到基本级及以上标准,其中:10万平方米以上居住小区、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应达到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其中二星级标准建筑比例应达到30%);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应达到一星级及以上标准,政府投资和部分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应达到二星级及以上标准。项目布局合理紧凑,无特殊生产工艺、结构要求的工业及仓储项目,厂(库)房层数不应低于2层,标准厂房一般不低于3层。鼓励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位,机动车地下停车位数占应配建机动车总停车位数的比例,住宅项目原则上不应小于90%,研发、商业、商务等项目原则上不应小于70%;工业、仓储项目地下停车位原则上不应小于配套行政办公(含研发)、生活服务设施应配建机动车位数的90%。严格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合理配建项目停车位。已正式出让(划拨)土地的项目和已通过设计方案联合会研的项目仍按原要求执行。
原《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规划建设十五条(试行)》(晋综示发[2017]27号)同时废止根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报送信息,经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梳理统计,2021年10月新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93.27万千瓦。截至2022年2月28日,已经报告安装的屋顶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为1252MW。
屋顶光伏系统的电网连接(包括净计量)由配电公用事业公司根据印度各地电力监管委员会的规定提供。该计划是需求驱动的,其装机容量分配基于从配电公司和其他州执行机构的需求。根据该计划,通过获得中央财政援助(CFA),印度将安装4GW屋顶光伏系统。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MNRE)定期审查该计划的实施进度,包括配电公司的净计量问题,并建议采取纠正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该部还发布了简化屋顶光伏计划的通知,其中包括在线申请净计量批准。据报道,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MNRE)正在实施屋顶光伏计划第二阶段计划,该计划是在2019年8月对外发布的。
对于住房协会/住宅福利协会(GHS/RWA)为公共设施供电的不超过500kW装机容量的屋顶光伏系统提供20%基准成本的补贴。根据这份计划,印度中央财政援助(CFA)将对装机容量不超过3kW的屋顶光伏系统提供高达40%基准成本的补贴,为3kW以上、10kW以下的屋顶光伏系统系统提供20%基准成本的补贴同期低速风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广泛应用于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分散式风电开发具备条件。近年来,随着三北地区风电资源圈占的推进,风电开发布局向中东部和南部转移,这是目前开发商的主战场和新阵地,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区的68%。
其中,河北计划2018-2020年开发分散式接入风电4.3GW,河南十三五拟建2.1GW分散式风电,山西十三五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规模达987.3MW。广西、贵州等省份也早已明确将跟进编制分散式风电建设规划。目前,国内已经有河南、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湖南、贵州、江苏等地开始布局分散式风电项目其中,河北计划2018-2020年开发分散式接入风电4.3GW,河南十三五拟建2.1GW分散式风电,山西十三五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规模达987.3MW。
广西、贵州等省份也早已明确将跟进编制分散式风电建设规划。同期低速风电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广泛应用于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分散式风电开发具备条件。
目前,国内已经有河南、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湖南、贵州、江苏等地开始布局分散式风电项目。近年来,随着三北地区风电资源圈占的推进,风电开发布局向中东部和南部转移,这是目前开发商的主战场和新阵地,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区的68%
项目全程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光伏建筑、钢结构产品、装配式建造工艺在海北州的突破,也将成为我省首个获得新标准下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大型公建项目、首个屋顶和玻璃墙体均有发电功能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刚察县建设高原美丽城镇、推动交通工具电动化、打造零碳小镇、擦亮全域旅游示范县招牌的重点支撑项目。项目按照日常服务群众、灵活服务游客、按需服务政务的功能定位,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就近免费享受电动车充电、电子产品充电、O2O线上线下集成网销网购、直播带货电商渠道整合等各类现代化生产生活服务提供便利;贯彻制播分离理念,为全县智慧农牧、智慧生态、智慧文旅等各类信息系统预留全功能接口、提供集中呈现界面,成为刚察县智慧城镇实体门户和通用展示平台。3月25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青海湖特色商品体验中心光伏建筑(BIPV)示范项目开工建设。项目蕴含智能光控、语音识别等丰富科技元素,并同中国科协科普下基层项目合作,致力于提升民族地区、脱贫地区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刚察县落实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的抓手项目。该项目建筑面积约6100平方米,获国家能源集团援青资金支持4444万元,是有史以来资金规模最大的央企援青单体项目,计划于2022年7月建成
建成后,将成为刚察县建设高原美丽城镇、推动交通工具电动化、打造零碳小镇、擦亮全域旅游示范县招牌的重点支撑项目。项目全程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光伏建筑、钢结构产品、装配式建造工艺在海北州的突破,也将成为我省首个获得新标准下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大型公建项目、首个屋顶和玻璃墙体均有发电功能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
3月25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青海湖特色商品体验中心光伏建筑(BIPV)示范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按照日常服务群众、灵活服务游客、按需服务政务的功能定位,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就近免费享受电动车充电、电子产品充电、O2O线上线下集成网销网购、直播带货电商渠道整合等各类现代化生产生活服务提供便利;贯彻制播分离理念,为全县智慧农牧、智慧生态、智慧文旅等各类信息系统预留全功能接口、提供集中呈现界面,成为刚察县智慧城镇实体门户和通用展示平台。
项目蕴含智能光控、语音识别等丰富科技元素,并同中国科协科普下基层项目合作,致力于提升民族地区、脱贫地区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刚察县落实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的抓手项目。该项目建筑面积约6100平方米,获国家能源集团援青资金支持4444万元,是有史以来资金规模最大的央企援青单体项目,计划于2022年7月建成
冯雅提出,本届竞赛场地位于森林茂密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优良,这个作品一定是生态环境与建筑科学技术深度结合的结晶;希望竞赛作品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未来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的绿色低碳高品质的科学考察站。他希望,通过本届竞赛能进一步唤起大众环境意识,促进生态和谐。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马海连线致辞竞赛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马海代表竞赛组委会致答谢辞时表示,看到竞赛的规模、作品的水准、行业的影响力逐年上升,在一定意义上引领着中国太阳能建筑的发展潮流,感到很欣慰:竞赛开展近二十年来,初心始终未变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热点为题,推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建筑、生活中的应用;竞赛成为全球的品牌竞赛活动,平台效应日益突出,影响范围愈加广泛;竞赛注重竞赛成果的落地,截止目前共有5个竞赛项目落地、投入使用。希望更多的设计团队参与进来。
大家围绕本届赛事及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与专家进行了交流互动。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宋晔皓 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低碳建筑技术研究所所长鞠晓磊主持会议启动会还邀请到部分竞赛评委专家、各高校师生团队及主流媒体记者参加。
图: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表示,环保节能是台达长期关注与努力的方向。在此,对各界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期待更多的人关注竞赛、参与竞赛,共同传播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图:中国工程院院士、勘察设计大师崔愷 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仲继寿 图: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黄秋平 图: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冯雅在竞赛组织方面,宋晔皓教授认为,台达杯竞赛不仅是一个建筑设计与太阳能理念结合的竞赛,更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团队的竞赛。崔愷院士认为,这次竞赛选址在大熊猫保护基地的科学考察站,一个科普教育基地的项目,较往年来说更有趣味,是一个尊重自然、爱护野生动物,具有教育意义的选题。
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磊连线致答谢词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磊指出,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各个领域,包括高校、建筑行业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目前,台达在全球自建及捐建30栋绿色建筑和2座绿色数据中心,其中有两所在震灾后捐建的校园就在四川,都是运用了大赛获奖方案作品建设而成,分别是绵阳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及龙门乡台达阳光初级中学,打造安全又绿色的校园。另外, 2009年台达捐建的那玛夏民权小学,除了顺应当地气候的被动式节能设计,更配合台达能源管理系统与储能设备,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与部落防灾的韧性。区内有大熊猫、金丝猴、红豆杉和珙桐等国家保护珍稀动植物70余种,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质量高,是绵阳市重要的生态腹地和水源涵养地。
同时,竞赛已经连续组织多届,已经成为优秀的建筑设计竞赛活动,期待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引领太阳能建筑的发展方向,成为思想的创新者和实践的行动者。会议吸引了众多行业人士的关注与参与,共7.4万人次在线观看。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建筑师曾雁对本届大赛赛题、时间安排、设计要求以及专家评审团队进行了介绍。启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勘察设计大师崔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仲继寿,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黄秋平,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冯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宋晔皓等专家对历届竞赛进行点评回顾,并对新一届竞赛及参与者发表寄语。
2021年底,那玛夏民权小学也获得亚洲首个LEED Zero Energy零能耗认证的肯定。他介绍,本次竞赛延续以往惯例,设置可实地建设项目四川省平武县关坝沟流域自然保护小区科学考察站,这里不仅处于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中,同时被四川省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获批为关坝沟流域自然保护小区。